2025-04-18
王永学 等 高职观察 2025年4月16日 河北
一、实施背景
信息通信业是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民族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优势突出。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打造万亿级ICT产业集聚区,新一代信息通信是深圳的支柱产业,深圳也是国内新一代信息通信企业的最大聚集地。据统计,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2022年产值达2.48万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1/6。深圳培育了全球通信设备领军企业华为和中兴。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为全球30多亿人提供服务,业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华为等ICT龙头企业迫切希望让其客户得到统一、规范的技术服务,而这些技术服务需要由通过认证的工程师来提供。华为推出的全球性IT认证标准,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的IT技能认证。华为认证体系涵盖路由、交换、安全、存储等多个领域,为IT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技能提升和认证机会。学生们期望通过华为认证进入华为工作。那么,怎样实现华为认证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深职大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及早预测并布局相关专业,与华为合作,将华为认证体系进行适应性改造后融入课程开发过程,探索ICT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深化产教融合,岗课赛证一体育人
针对ICT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深职大与华为围绕华为认证标准,共建ICT专业(包括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等多个专业,这里统称ICT专业),共育ICT人才,使学校课程与企业认证互嵌共生、互动共长,使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能够精准地服务于ICT产业链。
深职大与华为在合作过程中,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共商共议,设定了数据通信、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认证标准,同时开发了与认证标准相适应的课程,培养零基础在校生,认证方向和培养规模随市场需求而变化,课程内容随技术发展而更新。华为认证标准也根据职业教学规律而调整,以适应在校学生零基础的特殊情况。获得认证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作为数据通信工程师、移动通信工程师等服务于ICT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为解决传统刚性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市场需求的问题,企业根据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认证体系;学校根据企业标准及时调整课程类别、课程内容和培养规模,形成“刺激-反应”动态运行机制,校企紧密合作,持续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保障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及时对接产业需求。
(二)构建三分课程体系,实现个性化培养
标准化的单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法兼顾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差异。深职大与华为合作,将高职培养过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1~2学期)、专业基础课程(3~4学期)和认证课程(5~6学期)三个阶段,将培养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华为认证标准划分为数通、大数据、传输等不同类别,将培养规格按照华为认证体系层次(初级、中级、高级)在每一类别开发了模块化、阶梯化课程,实行进阶式培养、个性化学习,形成了灵活可选、人人成才的分段、分类、分层的三分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分段、分类、分层的三分课程体系
在三分课程体系中,分段体现了认知规律,分类体现了因材施教规律,分层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基础和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考取华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证书(HCIA为华为授权ICT助理工程师,HCIP为华为认证ICT高级工程师,HCIE为华为认证ICT专家),从而实现了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三)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培养“七维”能力
深职大根据华为认证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建立了符合行业规范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养体系,通过课堂、实训、实践、认证、在线、反思、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企业应用分析能力、产品能力、协议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网络故障诊断能力、网络架构设计能力、项目组织能力等“七维”能力(见图2),使学校的能力培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探索了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路径,实现了高等院校的精准育人目标。
图2 ICT技能人才的“七维”能力
深职大教师在认证人才培养中,还探索并实践了“五步教学法”(见图3),即“典型应用场景选取—知识点分解—小项目训练—中项目强化—大项目全流程设计与实施”,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实战项目教学,实现从碎片化到系统化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图3 ICT人才培养“五步教学法”
三、典型经验
深职大与华为的合作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典范。在产教融合的“起点”上,该模式强调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共生”、课程开发与证书标准“共生”、深职大教师与华为工程师共商共议,将企业原本面向社会在岗工程师的认证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适合零基础在校生的学习方案。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该模式强调课程升级和证书升级“共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共长”,深职大在“共长”中不断改革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华为公司在“共长”中不断丰富企业认证人才培养方案,并向外推广。在产教融合的“结果”上,该模式形成了人才“供给—需求—供给”的闭环反馈系统。
在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实现了专业教育和企业工程师培训的结合,形成了统一规范的教育教学标准;高职在校生实现了学生和企业认证工程师的“双重身份”,毕业即可进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体系;企业培养了“来了就能上岗”的员工,节省了大量的培训时间和成本。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结合、优势互补,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的“三赢”,为“双证融通”贡献了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深职大ICT专业在评估学生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设定考取华为不同等级认证的目标,同时开设认证课程、建设认证实训环境、建设学生社团,通过多渠道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华为认证工程师,实现高质量就业,使学生获得“逐级登高峰”的体验,从而解决了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问题;同时,通过成功激励、志趣引导、社团训练、模拟体验等方式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帮助他们实现“低进高出”的跨越,做到人人成才、人人出彩。
四、成果成效
通过深职大-华为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的实施,深职大ICT专业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自2017年华为开设大学生ICT竞赛至今,深职大学生累计获得华为ICT技能大赛全球最高奖7次,2023年获得了网络赛道、云赛道、计算赛道等3个实践赛道的全球特等奖。
截至2023年6月,深职大已有3000多人通过华为各等级认证,400多名在校生通过顶级HCIE认证,数量为全国之冠,占全球HCIE总数的2%。深职大培养了全球高校第一个在校生华为传输HCIE陈奕鑫(全球第150人)、全国高校第一个在校生华为云计算HCIE方之、全国高职院校第一个在校生华为数通HCIE邓文林。通过华为认证的深职大ICT毕业生为深圳政务网、深圳证券交易所运营中心、招商银行数据中心、深圳市信息中心等重大信息工程提供交付、运维等服务,深受社会好评。
深职大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上建设了网络规划和优化、华为数通认证、华为传输认证、通信勘察设计和概预算等10个技术培训包,参与学习的单位达1072家,企业和社会学员有2600多人,总计学员75000多人。该资源库累计在线培训人次超过三千万,覆盖全国200多个地区。
此外,深职大建成广东省信息通信技术协同育人平台1个,开展了2021年5G移动通信技术国培示范项目,对口支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为深圳市邮电规划设计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开展了500多次交换技术等培训;为1200多人开展了工信部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和概预算认证;建成VUE国际认证考试中心,服务华为认证考生1000多人次;连续四年举办华为ICT人才双选会,累计为200多家ICT产业链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服务。
五、推广应用
国内有200多所高校前来交流和借鉴深职大与华为的合作经验与模式。同时,深职大接待了境外组织交流200多次,其中包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教育团体。
深职大还面向保加利亚、德国、南非、新加坡、埃及等30多个国家推广ICT课程和案例,累计培训国际学员2000多人次。学员覆盖德国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大学、马六甲马来西亚技术大学等本科院校。
深职大开展了非洲国家电信基础设施培训、发展中国家信息化技术培训、联合国教科文职教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等国际培训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国际IOE平台上开发了5G移动通信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红帽Linux操作系统等6门ICT技术的英文在线课程,在线培训国际学员700多人次。2020年,深职大获得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校企合作卓越奖,与华为合作的案例被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WFCP)的职业教育BILT专家组采用,面向全球推广。
2018年12月29日,阿尔及利亚国家电视台等16家媒体来深职大采访深职大-华为合作育人模式;2019年11月,非洲最大电信运营商总裁来深职大学习深职大-华为课证共生共长模式;2022年深职大-华为助力布隆迪外交部数字化案例被《光明日报》报道;2022年,深职大-华为合作模式入选欧洲培训基金会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全球卓越中心案例。2023年获得华为全球ICT学院最佳合作奖,该奖项的颁发充分肯定了深职大在华为优秀合作伙伴中的杰出贡献,深职大与华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学院的合作得到了高度认可,为两者的共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改进方向
2023年6月,深职大获批职教本科,包括现代通信技术在内的6个专业成为首批职教本科招生专业。未来,深职大ICT专业群将继续携手华为,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重大需求,聚焦ICT领域高端技术岗位,秉承“技术牵引、理实一体、项目载体、能力本位”育人理念,持续实践岗课赛证一体人才培养,培养ICT领域具有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力、工匠精神、探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谱写职教本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来源: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组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案例精编》)